您好,欢迎进入半岛体育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20-03846697

《会半岛体育官方网站画少年的天空》陈朗慕直面抄袭说:不是定义艺术而要发现艺术

发布时间:2023-12-17 11:37浏览次数:

  2月17日,由湖南卫视任洋团队打造的国内首档美学综艺《会画少年的天空》正式收官。除了12期综艺节目,节目组与艺术家为观众奉上的6场别出心裁的展览,给观众带来了持续的思考与沉浸式美育体验。虽然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是对着电视或是手机、电脑看展览;但是隔着屏幕也能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对艺术的了解及兴趣。

  节目中,青年艺术家陈朗慕在节目中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历史性题材似乎有着尤为敏锐和独特的思考。但陈朗慕的作品曾在节目中引起热议,网友们甚至找出了其作品参考图像的来源,给他戴上了“抄袭”的帽子,甚至还有一部分网友对他进行了网暴。

  那么,陈朗慕自己究竟是怎样看待这些争议的呢?凤凰艺术在北京专访了陈朗慕。

  凤凰艺术:请具体谈一谈你是如何使用照片作为图像素材进行创作的?你的灵感来源和创作方法是怎样的呢?

  这个阶段算是自己最初利用图像来进行创作。学生时期,我一般是通过拍照片、出去采风写生,来完成绘画作品。

  记得大学那会儿,我画了些城市拆迁的现场,因为对自己来说,“拆迁现场”是特别熟悉的地方,我小时候经常路过那里。听说那片房子是日本人侵略东北时建的,后来住在那儿的是一些老红军和家属,了解这类事就容易让我有很多猜想。记得我曾拿着相机进入现场,被当成记者围了起来,还成了他们倾诉的对象,那一瞬间,我作为一个局外人似乎有了一种“使命感”。

  也许这只是一个对现代化发展没有任何意义的角落,但对我而言,老旧的场景、物件、面孔,好像又充满着故事感。

  步入社会后,从学生到艺术家身份的转变,我在绘画的过程中,也慢慢有了自己比较主观的想法。

  日常写生或者拍摄照片,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无法实现自己的构思,我需要更丰富的形象来满足创作需要。所以,这个阶段开始,我摸索着选取历史影像资料和互联网图像资源作为辅助。在大量图像文本浏览的过程当中,我开始对历史图像产生了思考。同时那些艺术史中经典的利用图像来完成作品的方式也成为了我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后来,在我自己的一些作品里会经常把影像的时间感引用到绘画的空间里来,搜集一系列历史上的摄影和影像,根据内容分别归类,经过绘画的创作,通过绘画语言和技术手段,对影像的细节进行“篡改”。

  我很喜欢把带有“时间痕迹”的效果与绘画结合,慢慢地开始喜欢探讨绘画、图像与时间空间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思考,而非批判,这也是我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渠道。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对一些特定场景和事物有情结的人,这可能跟自己的经历和视觉经验有关。

  我生长在东北大地,在这个重工业城市里,废旧飞机、机器残骸、工业遗迹等产物都很常见,工业文明和社会转型发展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有着很深的烙印。那种英雄迟暮式的重工业城市的没落,是我挥之不去的乡愁。

  在很长一段时间的作品里,我都比较喜欢将人、动物、环境并置在一起,同时放入带有工业、城市文明符号的语境里,完成某种对话,将“真实性”消解在历史照片和现代艺术之间,“已逝”和“永恒”相互交织。

  在这一阶段的创作中,我很少用第一人称的主观叙事,基本会选取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图像和文本,阅读那些经常被忽略的局部,在创作中,把图像原本的叙事逻辑压缩,甚至打乱,然后试图建构出一个基于自己主体判断的历史时空,在我绘画逻辑下的新时空里,可以讨论任何问题,作品也会有新的叙事维度。

  绘画作品的进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过程中你会不断的调整画面,不断的融入新的想法和情绪。当去观看画面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本质是画布上的颜料,艺术家通过绘画欺骗了你的眼睛,但你却不会质疑画面的内容的“真实性”。

  绘画和图像两者之间本身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让我觉得非常有趣。

  抛开绘画语言的表现力,以往我见到大量艺术家的工作方法都是想办法与图像保持距离,通过绘画方法处理将图像弱化,或者利用多重图像将某一张图像稀释,形成一个新的构图和画面。

  从一开始的采风写生,摄影的再现,到对图像的研究和梳理,再到绘画叙述逻辑的拓展,图像既是艺术家使用的素材本体,也是艺术家用绘画这个媒介所创作的另一种新图像。这是我绘画的创作方法,也是图像的经营方法。

  在我看来我的很多作品,不仅是绘画作品,也是借助绘画传达观念的作品。图像只是实现作品的一种手段,当你在选取特定的图像开始,这种选择本身就开始了思考的部分。

  画照片这一行为,本身并不触犯艺术创作的伦理道德,尤其在具象绘画领域,甚至艺术史上很多知名艺术家在塑造形体时都很依赖照片。

  具象绘画的形象塑造的方法和手段,主要途径来自写生和画照片,当然也有可能来自艺术家的凭空想象。19世纪摄影术的出现,对当时艺术界产生了很大冲击,尤其刺激了绘画的发展。于是,很多艺术家们开始从摄影的角度,对艺术进行的重新思考。

  “挪用”,在现代和当代艺术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实就是指艺术家使用已经存在的图像,加上自己的观念来创作出新的艺术作品。

  例如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著名的《带胡须的蒙娜丽莎》,后人各种关于《蒙娜丽莎》的演绎版本,试图引导观众相信他们正在看独特事物的复制,或与伪造不同,“挪用”取决于观众识别图像原始来源及其所有内涵的能力。

  ▲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枪击玛丽莲(鼠尾草蓝色)》,压克力 丝网油墨 麻布101.6×101.6cm,佳士得成交价:195,040,000 美元(左);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玛丽莲·梦露》系列(右),图源:网络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詹姆斯·罗森奎斯特(James Rosenquist)和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等波普艺术家使用熟悉的大众文化意象——漫画书、广告和名人肖像——来评论美国的消费文化。这些艺术家不仅将小报照片和杂货店过道的日常领域带入了高级艺术领域,而且还重新定义了艺术家的角色。

  ▲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油画创作,对照片素材的借鉴,图源:网络

  ▲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案头书是是爱德华·迈布里奇的百科全书。是对运动人物的基础研究,艺术家绘画中许多图像的重新构想来源可以在其中找到(迈布里奇的摔跤手和培根的“两个人物”,以及在艺术家工作室找到的书中的一页),图源:网络

  所谓“图片一代(pictures_generation)”,指的是活跃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批画家和摄影师,他们的作品使用了从大众文化中挪用的图像。对于许多“图片”艺术家来说,观众通过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带入作品来完成图像。这是一个源自法国哲学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著作的想法,他认为个人作者身份已经死了,社会的思想赋予了事物意义。

  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也曾将照片画在画布上,然后用干刷子擦过还未干透的颜料,从而使图像模糊。

  类似例子,艺术史上可以说是举不胜举。如何判断艺术作品是否,还只是合理借鉴和挪用,这一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学术问题。

  凤凰艺术:你怎样看待艺术通过综艺传媒向大众传播,进行全民美育这件事?雅俗共赏是否很难做到?

  近几年很多综艺节目已经将戏剧、音乐剧、歌剧、舞蹈等比较不一样的文艺形式很好地展现给了观众,综艺可以看作是一座观众与艺术产业的桥梁。娱乐性传播力度,确实能让一些小众或者不那么被大众了解的圈子突破圈层,成为更多人愿意主动了解或者更进一步认识的途径,我觉得这是一件挺棒的事情。

  艺术家通过综艺传媒被大众所熟悉,是一个过去没有的崭新方式,这是很有时代特点的。但是这件事不能一蹴而就,就像节目中诞总说的,这是一个边开飞机边修飞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是经历者和搭建者。

  节目组是第一次了解艺术圈,很多时候都是凭着自己的感受和对综艺节目经验去判断,而我们也是第一次参加一个节目,被那么多摄像机包围着,我们也不懂得综艺表达和电视逻辑,这都需要再磨合。我相信一切会变得更好。

  雅俗共赏,其实是对“审美”这个词提出的标准,雅与俗能组成很多词汇,雅:高雅、优雅、典雅、儒雅、淡雅等;俗:通俗、庸俗、媚俗、超俗、粗俗等。问题还是要看“雅”到什么地方,“俗”到什么程度。这世界上没有哪件作品能让所有人都喜欢,观众是否喜欢一件作品,更多的是自身对作品的情感投射,尊重任何人的审美是一句正确且好听的话。

  但我认为,作品可以没有好坏,但是品味有高低。艺术家要有一种强势审美,我们不能为了迎合别人的喜好而去不断下探,还需要通过好作品去引领审美。而且我也知道现在很大一部分人都有着非常好的审美能力,艺术的重点是发现美,而不是定义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020-03846697